继高清之后的下一代视频技术之随想

2012年4月8日

今天逛了淮海路万得城,除了看电脑类产品之外,也顺便看了电视机。现在的 46 英寸液晶彩电也比以前便宜了,贵一点的三星 UA46D6000(大概这个型号吧),带快门式 3D 功能,也 10000 元不到。

看了好几款高清液晶电视之后,想说的是:清晰度已经足够,但画质还有待提高:主要在于快速运动场面。《黑客帝国》的武打镜头,速度快时明显画面上出现比较差的画质,这是由于视频压缩码率不够造成的。视频压缩的动态码率应该在运动场面进一步提高,这样才能让画质更好。除此之外,每秒 25 帧的画面在高清电视上尤其显得不够给力。可能下一场改革就是每秒 50 帧的画面。

当然,从人的视觉角度来说,1920×1080 的分辨率并不是极限。对于面前的硕大电视机屏幕而言,人的视力极限大约还要再高一倍,大约 3840×2160 这样。不过,蓝光光盘的容量单层只有 25GB,想必承载 1920×1080 的 50p 画面(大约需要 28Mbps)已经很累了(只能存放 1 小时多),要再把分辨率提高一倍,码率大约就是原来的 4 倍。这样的要求,可能是蓝光所承受不起的,即使是 50GB 的双层蓝光也很难应对。到时候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技术来取代,也许是 TDK 研发的 4 层蓝光光盘。也有可能有更高密度的光盘出现,比如通过对同一点不同角度的激光射入可以得到不同地址的数据(好比当年的激光全息技术?)。可能从网上用 P2P 技术直接分享是一种方案,至少从存储空间的角度来说是更为可行的,不过要控制版权问题,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 P2P 网络中的近距离机器关机了,那么远距离机器可能无法以足够高的带宽进行传输。

留下您的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