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

2013年9月29日

这部电影在第15分钟左右,谈到主人公Pi在孩提时期对印度教的神话听得十分入神,觉得这些美丽神话里的神都是他的英雄的时候,他的爸爸说,宗教是黑暗的,他爸爸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,一直在想神在哪里,倒是西方医学治好了他。

这里需要分析一个问题,我们要分两种情况讨论。人类世界和物理世界到底是依靠什么推动。如果是100%神的力量,那么显然他爸爸说宗教是黑暗的也是神的力量所使。他爸爸被西医治好也是神的力量所使。如果不完全是神的力量,那么生病就不能全怪神,治好也不能说全是神的功劳。在佛教里,佛陀教导我们,一切皆有因果,世俗谛中,因果是颠扑不破的道理。所以,生病是业力的显现,治病治好也是业力的消减。那么业是谁造的呢?就是自己了。

但是,如果光从因果业力的角度来看,就有点冷酷,所有一切都是因果,没有一样东西能逃得出去。此时,佛教的处理方法是,我们从理智的角度来看,大家都希望离苦得乐,所以,让大家都快乐,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,这样人世间的幸福和温暖便有了归宿。他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。

然后,不得不说到,在影片的17分钟,基督教(或者说天主教)的温暖非常自然地显现了出来。所以我常和我的相信天主教的好朋友说,我感谢上帝让我能有你这么好的一个朋友。他有次则对我说,我们都是牧羊犬,在天主教里这意味着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。

影片第18分钟,印度教的神让他认识了基督。或者说,印度教里面,佛陀也是作为一个神的地位。但是佛教并不承许这种说法。

第20分钟,Pi的爸叫桑托许,我现在有个同事就叫这个名字(好巧啊)。

第21分钟,Pi说,信仰的房间中也允许出现疑惑,而疑惑则是测试信仰到底有多深刻的很好手段。我觉得的确如此,佛教徒并不意味着盲从,但是,虽有疑惑,却不时地、反复地会发现佛陀的道理所在。这些道理使得我们对佛教的认识逐渐深入。

第31分钟,和阿南蒂的分离,确实很心酸。

第43分钟,之前李安导演做得很对的一点就是降低画面对比度。因为电视机或电脑屏幕在显示比较暗的场面的时候,会丢失一些暗部细节,所以,为了让观众看清,不能用默认对比度。但是,后面在水里也发生一个细节错误:船已经沉了,灯却亮着。看过泰坦尼克号的观众应该知道,船被水淹了以后会断电,因为电路会被短路,况且到后来发电机也会被淹没。

第56分钟,Pi和Richard Parker成了难兄难弟。

第64分钟,搞笑的一幕。

第66分钟,老虎跟一只猫似的,跳到水里想捕鱼。

第71分钟,Pi因为获得了鱼而感谢毗湿奴。不说别的,这种懂得感恩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。

第73分钟,看到了神奇的鲸翻身,还好不是鲨鱼翻身,但是,所有饼干和饮用水都掉海水里了。

第75分钟,壮观的飞鱼。估计Pi没有饼干吃,也只能吃鱼了。

第79分钟,Pi用一种方式,驯服了老虎。

第81分钟,看到岛屿了,就是可望而不可及。

第89分钟,暴风雨中,Pi大声疾呼“神!我臣服于您!”,但是,Richard Parker却被暴风雨卷走了。此时Pi开始质问,我已经失去了家人,为什么您还要夺走Richard Parker。但是,Richard Parker却最后还是留在了船上。但是,已经奄奄一息了。

第94分钟,Pi感谢神赐予他生命。他准备好接受死亡了。于是他静静地漂啊漂啊,准备接受死亡。幸运的是,他漂到了一个岛上。这个岛上布满了一种小动物,叫狐獴。Richard Parker居然还活着。

第97分钟,Pi在树间睡去,没想到,这里的树木是食人树。就像捕蝇草一样。这一段主人公用这种离奇的故事表达出了一些颇有哲理意味的话。这个岛白天给予的东西,晚上就要拿回去。要是没有这个岛,他就死了。但如果他一直留在这个岛上,他也会迷失而死亡。所以,他情愿因尝试找到出去的路而死亡,也不愿在这个岛上孤独地死去。

第105分钟,他们终于到了一个安全的小岛上。看到了丛林,Richard Parker离开Pi而去,头也不回。Pi却因为Richard Parker的离去而大哭。显然,Richard Parker只是把这件事当作小菜一碟。当然也不是说Richard Parker就真的没有想过自己会不会死。但是,对于Parker来说,在船上的那些日子,只不过就是它的虎生里面比较受约束的日子而已。将来,没有了Pi这个朋友,还可以结交新的朋友。

最后,由于调查组的要求,Pi不得不编造了故事的第二个版本。他把他自己比喻成那只老虎,把大猩猩比喻成他的母亲,把斑马比喻成水手,把鬣狗比喻成凶暴的厨师。但是,明显这个故事就过于平淡,完全没有冒险和奇迹。

留下您的评论